2025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有哪些专业,具体院系和比较好的专业名单
2023-09-13 00:26:44 高考助手网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院系专业设置情况
|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目录 | ||||||
| 序号 | 学院名称 | 学科门类 | 专业类 | 专业名称 | 设置年份 | 备注 |
| 1 | 大气科学学院 | 理学 | 大气科学类 | 大气科学 | 1960 | 国家级一流专业 |
| 2 | 应用气象学院 | 理学 | 大气科学类 | 应用气象学 | 1960 | 省级一流专业 |
| 3 | 理学 | 大气科学类 | 应用气象学(公共气象服务模块) | |||
| 4 | 农学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004 | ||
| 5 | 理学 | 生物科学类 | 生态学 | 2001 | ||
| 6 | 大气物理学院 | 理学 | 大气科学类 | 大气科学(大气物理模块) | ||
| 7 | 理学 | 大气科学类 | 大气科学(大气探测模块) | |||
| 8 | 工学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 安全工程 | 2013 | 省级一流专业 | |
| 9 | 工学 | 地球物理学类 |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 | 2019 | 2019 | |
| 10 | 海洋科学学院 | 理学 | 海洋科学类 | 海洋科学 | 2003 | 国家级一流专业 |
| 11 | 理学 | 海洋科学类 | 海洋技术 | 2015 | ||
| 12 | 理学 | 海洋科学类 | 海洋资源与环境 | 2020 | 2020 | |
| 13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 | 理学 | 大气科学类 | 大气科学(水文气象模块) | ||
| 14 | 工学 | 水利类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2018 | ||
| 15 | 地理科学学院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地理信息科学 | 2001 | 省级一流专业 |
| 16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1999 | ||
| 17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1999 | ||
| 18 | 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 工学 | 测绘类 | 测绘工程 | 2005 | |
| 19 | 工学 | 测绘类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2003 | 省级一流专业 | |
| 20 | 工学 | 测绘类 |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 2019 | 2019 | |
| 21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理学 | 大气科学类 | 大气科学(大气环境模块) | ||
| 22 | 工学 | 土木类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2009 | 2014停招,2018年复招 | |
| 23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环境工程 | 2004 | ||
| 24 | 理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环境科学 | 1999 | 国家级一流专业 | |
| 25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环境生态工程 | 2012 | 2019开始招生 | |
| 26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理学 | 数学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2002 | |
| 27 | 理学 | 数学类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1978 | 国家级一流专业 | |
| 28 | 理学 | 统计学类 | 统计学 | 2001 | 2013停招 | |
| 29 | 理学 | 统计学类 | 应用统计学 | 2013 | ||
| 30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理学 | 物理学类 | 物理学 | 1978 | |
| 31 | 理学 | 物理学类 | 应用物理学 | 2002 | ||
| 32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2008 | 省级一流专业 | |
| 33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 | 1995 | 国家级一流专业 |
| 34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2002 | ||
| 35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通信工程 | 2003 | ||
| 36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2019 | 2019 | |
| 37 |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987 | 国家级一流专业 |
| 38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软件工程 | 2004 | ||
| 39 | 工学 | 计算机类 | 网络工程 | 2005 | ||
| 40 | 工学 | 计算机类 | 物联网工程 | 2011 | ||
| 41 | 工学 | 计算机类 | 信息安全 | 2017 | ||
| 42 | 自动化学院 | 工学 | 仪器类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2004 | |
| 43 | 工学 | 电气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04 | ||
| 44 | 工学 | 自动化类 | 自动化 | 2003 | 国家级一流专业 | |
| 45 | 工学 | 自动化类 | 机器人工程 | 2018 | ||
| 46 | 理学 | 计算机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2018 | ||
| 47 | 工学 | 自动化类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2012 | 未招生 | |
| 48 | 人工智能学院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人工智能 | 2019 | 2019 |
| 49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信息工程 | 1997 | ||
| 50 | 化学与材料学院 | 理学 | 化学类 | 应用化学 | 2004 | |
| 51 | 工学 | 材料类 | 材料物理 | 2004 | 国家级一流专业 | |
| 52 | 管理工程学院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金融工程 | 2008 | |
| 53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00 | 国家级一流专业 | |
| 54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物流管理 | 2005 | ||
| 55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经济统计学 | 2012 | 2019开始招生 | |
| 61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保险学 | 2020 | 2020 | |
| 56 | 商学院 | 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03 | |
| 57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市场营销 | 2003 | ||
| 58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会计学 | 1997 | 国家级一流专业 | |
| 59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财务管理 | 2004 | ||
| 60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人力资源管理 | 2003 | ||
| 62 | 法政学院 | 法学 | 法学类 | 法学 | 2003 | |
| 63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公共事业管理 | 2003 | ||
| 64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行政管理 | 1998 | 国家级一流专业 | |
| 65 | 文学院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汉语言文学 | 2000 | |
| 66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汉语国际教育 | 2007 | ||
| 67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英语 | 1978 | 省级一流专业 | |
| 68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日语 | 2002 | ||
| 69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翻译 | 2011 | ||
| 70 | 艺术学院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动画 | 2009 | 国家级一流专业 |
| 71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数字媒体艺术 | 2010 | ||
| 72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艺术与科技 | 2014 | ||
| 73 | 教师教育学院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地理科学(师范) | 2020 | 2020 |
| 74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2019 | ||
| 75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英语(师范) | 2019 | ||
| 76 | 理学 | 数学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2019 | ||
| 77 | 理学 | 物理学类 | 物理学(师范) | 2019 | ||
| 78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 2019 | ||
| 2020年新增本科专业 | ||||||
| 序号 | 学院名称 | 学科门类 | 专业类 | 专业名称 | 设置年份 | 备注 |
| 1 | 海洋科学学院 | 理学 | 海洋科学类 | 海洋资源与环境 | 2020 | 2020 |
| 2 | 管理工程学院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保险学 | 2020 | 2020 |
| 3 | 教师教育学院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地理科学(师范) | 2020 | 2020 |
| 停招专业 | ||||||
| 序号 | 学院名称 | 学科门类 | 专业类 | 专业名称 | 设置年份 | 备注 |
| 1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理学 | 统计学类 | 统计学 | 2001 | 2013停招 |
| 2 | 自动化学院 | 工学 | 自动化类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2012 | 未招生 |

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比较好的专业名单
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 序号 | 专业 | 学院 |
| 1 | 大气科学 | 大气科学学院 |
| 2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 3 | 海洋科学 | 海洋科学学院 |
| 4 | 材料物理 | 化学与材料学院 |
| 5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 6 | 自动化 | 自动化学院 |
| 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
| 8 | 环境科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 9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工程学院 |
| 10 | 会计学 | 商学院 |
| 11 | 行政管理 | 法政学院 |
| 12 | 动画 | 传媒与艺术学院 |
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 序号 | 专业 | 学院 |
| 1 | 应用气象学 | 应用气象学院 |
| 2 | 安全工程 | 大气物理学院 |
| 3 | 地理信息科学 | 地理科学学院 |
| 4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
| 5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6 | 英语 | 文学院 |
国家级专业: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环境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大气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
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南京江北新区,是一所以大气科学为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共建,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大学建设高校,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2011计划”、国家“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
学校始建于1960年,原隶属中央(军委)气象局,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