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北京新高考选科 > 正文

2023年江苏科技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北京,江苏科技大学专业选科北京要求

2023-06-07 18:44:10文/ 来源:

新高考模式下选科成了必要的一步,不同的考生选择的科目不同,可以报考的专业也不同,本文高考助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江苏科技大学在北京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对照表,北京考生如果想要报考江苏科技大学,可以参考以下专业选科对照表数据。

2023年江苏科技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北京,江苏科技大学专业选科北京要求

一、江苏科技大学在北京的招生专业选科要求对照表

序号专业名称专业级别学历层次选科要求
1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无科目要求
2休闲体育--本科无科目要求
3英语--本科无科目要求
4俄语--本科无科目要求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物理

二、江苏科技大学相关文章分享

(一).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2021年录取分数线统计(附2019-2020年历年分数线)

2023年江苏科技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北京,江苏科技大学专业选科北京要求

(二).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2023年江苏科技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北京,江苏科技大学专业选科北京要求

(三).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是几本学校,是一本还是二本有专科吗

2023年江苏科技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北京,江苏科技大学专业选科北京要求

(四).江苏科技大学是几本学校,是一本还是二本有专科吗

2023年江苏科技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北京,江苏科技大学专业选科北京要求

(五).江苏科技大学招生录取规则和录取条件顺序政策解读2022参考

2023年江苏科技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北京,江苏科技大学专业选科北京要求

(六).2022年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有哪些院系和专业,比较好的专业排名有哪些

2023年江苏科技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北京,江苏科技大学专业选科北京要求

(七).江苏科技大学地址在哪里几个校区,哪个城市哪个区

2023年江苏科技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北京,江苏科技大学专业选科北京要求

(八).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地址在哪里几个校区,哪个城市哪个区

2023年江苏科技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北京,江苏科技大学专业选科北京要求

(九).2021年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学费一年多少钱及各专业收费标准(最新)

2023年江苏科技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北京,江苏科技大学专业选科北京要求

(十).2021年江苏科技大学新生宿舍条件图片环境怎么样,有独立卫生间吗

2023年江苏科技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北京,江苏科技大学专业选科北京要求

三、江苏科技大学师资力量介绍

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特色鲜明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多源合流,文化底蕴深厚。学校源自1933年上海大公职业学校,1953年组建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1970年迁至镇江,1971年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并更名为镇江船舶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9年学校从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划转江苏省管理。1999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2000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与学校合并。2004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共建高校。学校1978年开始招收培养本科生,1993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在校普通本科生1825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060余人,本、硕、博学历留学生730余人;另设有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在校学生7560余人。现有镇江长山、梦溪2个校区和张家港校区以及上海办事处,占地3979亩。

学校作为江苏省唯一一所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为主要服务面向的行业特色型大学,是全国相关高校中船舶工业相关学科专业设置最全、具有船舶特色整体性和应用性优势的高校之一。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10个,本科专业66个。目前,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现有国家国防特色学科5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3个,江苏省“十三五”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为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现有教职工2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10余人。具有正高职称人员240余人,副高职称人员740余人,博士940余人。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70余人;拥有省高校“青蓝工程”团队、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1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