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专业大学排名,2025全国最新学科排行榜
2023-09-06 23:11:18 高考助手网妇产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名单如下: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

一、2022全国妇产科学专业大学排名最新一览表
|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 1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 2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 3 | 10023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A |
| 4 | 10246 | 复旦大学 | A |
| 5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 6 | 10025 | 首都医科大学 | A- |
| 7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 8 | 10533 | 中南大学 | A- |
| 9 | 10558 | 中山大学 | A- |
| 10 | 10610 | 四川大学 | A- |
| 11 | 10159 | 中国医科大学 | B+ |
| 12 | 10226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B+ |
| 13 | 10312 | 南京医科大学 | B+ |
| 14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 15 | 10631 | 重庆医科大学 | B+ |
| 16 | 90030 |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 B+ |
| 17 | 90032 | 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 B+ |
| 18 | 10459 | 郑州大学 | B |
| 19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 20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B |
| 21 | 12121 | 南方医科大学 | B |
| 22 | 10062 | 天津医科大学 | B |
| 23 | 10161 | 大连医科大学 | B |
| 24 | 10183 | 吉林大学 | B |
| 25 | 10247 | 同济大学 | B |
| 26 | 10055 | 南开大学 | B- |
| 27 | 10089 | 河北医科大学 | B- |
| 28 | 10114 | 山西医科大学 | B- |
| 29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 30 | 10343 | 温州医科大学 | B- |
| 31 | 10366 | 安徽医科大学 | B- |
| 32 | 10403 | 南昌大学 | B- |
| 33 | 10570 | 广州医科大学 | B- |
| 34 | 10678 | 昆明医科大学 | B- |
| 35 | 10313 | 徐州医科大学 | C+ |
| 36 | 10427 | 济南大学 | C+ |
| 37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 38 | 10560 | 汕头大学 | C+ |
| 39 | 10598 | 广西医科大学 | C+ |
| 40 | 10730 | 兰州大学 | C+ |
| 41 | 10752 | 宁夏医科大学 | C+ |
| 42 | 10760 | 新疆医科大学 | C+ |
| 43 | 11065 | 青岛大学 | C+ |
| 44 | 10160 | 锦州医科大学 | C |
| 45 | 10184 | 延边大学 | C |
| 46 | 10299 | 江苏大学 | C |
| 47 | 10304 | 南通大学 | C |
| 48 | 10384 | 厦门大学 | C |
| 49 | 10472 | 新乡医学院 | C |
| 50 | 10571 | 广东医科大学 | C |
| 51 | 10660 | 贵州医科大学 | C |
| 52 | 10075 | 河北大学 | C- |
| 53 | 10132 | 内蒙古医科大学 | C- |
| 54 | 10344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C- |
| 55 | 10367 | 蚌埠医学院 | C- |
| 56 | 10475 | 河南大学 | C- |
| 57 | 10632 | 西南医科大学 | C- |
| 58 | 10661 | 遵义医学院 | C- |
| 59 | 10743 | 青海大学 | C- |
| 60 | 10759 | 石河子大学 | C- |
二、妇产科学专业介绍和培养目标
专业介绍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二级学科。妇产科学是专门研究妇女特有的生理和病理的一门学科,包括产科学和妇科学两大部分。产科学是一门关系到妇女妊娠、分娩、产褥全过程,并对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生理、病理、心理改变进行诊断、处理的医学学科;是一门协助新生命诞生的医学科学。
培养目标
应具备坚实宽广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一定的系统妇产科学专业知识,通过严格的临床实践训练和科研课题研究,应掌握本学科相关基础理论及完整的系统专业知识,具有独立诊治妇产科常见疾病及一般疑难疾病的能力。分别在妇科学、围产医学或生殖内分泌学领域内有较深的研究,了解和掌握该领域现代诊治技术和研究进展。应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作风,有独立从事妇产科临床科学研究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法和技能。
三、妇产科学专业相关文章
1.妇产科学专业大学排名2022年最新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