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双一流大学名单,甘肃双一流大学分数线排名
2023-09-08 04:47:21 高考助手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共产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亦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本文高考助手网带你一起了解甘肃双一流大学的相关知识、包含甘肃双一流大学名单、甘肃双一流大学排名、甘肃双一流大学分数线等相关信息。
一、2019年甘肃双一流大学名单有哪些
甘肃共有1所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其中世界一流大学1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包含1所世界一流大学),以下是具体名单。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
| 序号 | A类36所 | 所在地 |
| 1 | 兰州大学 | 甘肃 |
二、2019年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及排名42所
| 序号 | A类36所 | 所在地 |
| 1 | 北京大学 | 北京8所 |
| 2 | 中国人民大学 | |
| 3 | 清华大学 | |
| 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 5 | 北京理工大学 | |
| 6 | 中国农业大学 | |
| 7 | 北京师范大学 | |
| 8 | 中央民族大学 | |
| 9 | 南开大学 | 天津2所 |
| 10 | 天津大学 | |
| 11 | 大连理工大学 | 辽宁 |
| 12 | 吉林大学 | 吉林 |
| 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 |
| 14 | 复旦大学 | 上海4所 |
| 15 | 同济大学 | |
| 16 | 上海交通大学 | |
| 17 | 华东师范大学 | |
| 18 | 南京大学 | 江苏2所 |
| 19 | 东南大学 | |
| 20 | 浙江大学 | 浙江 |
| 2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安徽 |
| 22 | 厦门大学 | 福建 |
| 23 | 山东大学 | 山东2所 |
| 24 | 中国海洋大学 | |
| 25 | 武汉大学 | 湖北2所 |
| 26 | 华中科技大学 | |
| 27 | 中南大学 | 湖南 |
| 28 | 中山大学 | 广东2所 |
| 29 | 华南理工大学 | |
| 30 | 四川大学 | 四川2所 |
| 31 | 电子科技大学 | |
| 32 | 重庆大学 | 重庆 |
| 33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2所 |
| 34 | 西北工业大学 | |
| 35 | 兰州大学 | 甘肃 |
| 36 | 国防科技大学 | 湖南 |
| 序号 | B类6所 | 所在地 |
| 1 | 东北大学 | 辽宁 |
| 2 | 郑州大学 | 河南 |
| 3 | 湖南大学 | 湖南 |
| 4 | 云南大学 | 云南 |
| 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 |
| 6 | 新疆大学 | 新疆 |
A类:北京8所,天津2所,辽宁1所,吉林1所,黑龙江1所,上海4所,江苏2所,浙江1所,安徽1所,福建1所,山东2所,湖北2所,湖南2所,广东2所,四川2所,重庆1所,陕西2所,甘肃1所。
B类:辽宁1所,河南1所,湖南1所,云南1所,陕西1所,新疆1所。
三、2019年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名单公布140所
| 序号 | 学校名称 |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
| 1 | 北京大学 |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 |
| 2 | 中国人民大学 |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 3 | 清华大学 | 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现代语言学 |
| 4 | 北京交通大学 | 系统科学 |
| 5 | 北京工业大学 | 土木工程(自定) |
| 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 7 | 北京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
| 8 | 北京科技大学 | 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
| 9 | 北京化工大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
| 10 | 北京邮电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11 | 中国农业大学 | 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
| 12 | 北京林业大学 | 风景园林学、林学 |
| 13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 |
| 14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
| 15 | 北京师范大学 | 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语言学 |
| 16 | 首都师范大学 | 数学 |
| 17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 18 | 中国传媒大学 | 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
| 19 | 中央财经大学 | 应用经济学 |
| 20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应用经济学(自定) |
| 21 | 外交学院 | 政治学(自定) |
| 22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公安学(自定) |
| 23 | 北京体育大学 | 体育学 |
| 24 | 中央音乐学院 | 音乐与舞蹈学 |
| 25 | 中国音乐学院 | 音乐与舞蹈学(自定) |
| 26 | 中央美术学院 | 美术学、设计学 |
| 27 | 中央戏剧学院 | 戏剧与影视学 |
| 28 | 中央民族大学 | 民族学 |
| 29 | 中国政法大学 | 法学 |
| 30 | 南开大学 | 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 31 | 天津大学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
| 32 | 天津工业大学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 33 | 天津医科大学 | 临床医学(自定) |
| 34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中药学 |
| 35 | 华北电力大学 | 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 36 | 河北工业大学 | 电气工程(自定) |
| 37 | 太原理工大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
| 38 | 内蒙古大学 | 生物学(自定) |
| 39 | 辽宁大学 | 应用经济学(自定) |
| 40 | 大连理工大学 | 化学、工程 |
| 41 | 东北大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 42 | 大连海事大学 | 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
| 43 | 吉林大学 | 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 44 | 延边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
| 45 | 东北师范大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 4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
| 4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 48 | 东北农业大学 | 畜牧学(自定) |
| 49 | 东北林业大学 | 林业工程、林学 |
| 50 | 复旦大学 | 哲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现代语言学 |
| 51 | 同济大学 | 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与设计 |
| 52 | 上海交通大学 | 数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电子电气工程、商业与管理 |
| 53 | 华东理工大学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
| 54 | 东华大学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 55 | 上海海洋大学 | 水产 |
| 56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中药学 |
| 57 | 华东师范大学 | 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
| 58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 59 | 上海财经大学 | 统计学 |
| 60 | 上海体育学院 | 体育学 |
| 61 | 上海音乐学院 | 音乐与舞蹈学 |
| 62 | 上海大学 | 机械工程(自定) |
| 63 | 南京大学 | 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 64 | 苏州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
| 65 | 东南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
| 6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力学 |
| 67 | 南京理工大学 | 兵器科学与技术 |
| 68 | 中国矿业大学 |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
| 69 | 南京邮电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 70 | 河海大学 | 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
| 71 | 江南大学 |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
| 72 | 南京林业大学 | 林业工程 |
| 73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大气科学 |
| 74 | 南京农业大学 | 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
| 75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中药学 |
| 76 | 中国药科大学 | 中药学 |
| 77 | 南京师范大学 | 地理学 |
| 78 | 浙江大学 | 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
| 79 | 中国美术学院 | 美术学 |
| 80 | 安徽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
| 8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
| 82 | 合肥工业大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自定) |
| 83 | 厦门大学 | 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
| 84 | 福州大学 | 化学(自定) |
| 85 | 南昌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86 | 山东大学 | 数学、化学 |
| 87 | 中国海洋大学 | 海洋科学、水产 |
| 88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 89 | 郑州大学 | 临床医学(自定)、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化学(自定) |
| 90 | 河南大学 | 生物学 |
| 91 | 武汉大学 | 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 92 | 华中科技大学 |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93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 94 | 武汉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95 | 华中农业大学 | 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
| 96 | 华中师范大学 | 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 |
| 97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法学(自定) |
| 98 | 湖南大学 | 化学、机械工程 |
| 99 | 中南大学 | 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
| 100 | 湖南师范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
| 101 | 中山大学 | 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
| 102 | 暨南大学 | 药学(自定) |
| 103 | 华南理工大学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学 |
| 104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 105 | 华南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 106 | 海南大学 | 作物学(自定) |
| 107 | 广西大学 | 土木工程(自定) |
| 108 | 四川大学 | 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
| 109 | 重庆大学 | 机械工程(自定)、电气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 |
| 110 | 西南交通大学 | 交通运输工程 |
| 111 |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
| 112 | 西南石油大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 113 | 成都理工大学 | 地质学 |
| 114 | 四川农业大学 | 作物学(自定) |
| 115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中药学 |
| 116 | 西南大学 | 生物学 |
| 117 | 西南财经大学 | 应用经济学(自定) |
| 118 | 贵州大学 | 植物保护(自定) |
| 119 | 云南大学 | 民族学、生态学 |
| 120 | 西藏大学 | 生态学(自定) |
| 121 | 西北大学 | 地质学 |
| 122 | 西安交通大学 |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
| 123 | 西北工业大学 |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
| 124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125 | 长安大学 | 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
| 126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农学 |
| 127 | 陕西师范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自定) |
| 128 | 兰州大学 | 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
| 129 | 青海大学 | 生态学(自定) |
| 130 | 宁夏大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
| 131 | 新疆大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定)、化学(自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定) |
| 132 | 石河子大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
| 133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
| 134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 135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 136 | 宁波大学 | 力学 |
| 137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 138 | 国防科技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
| 139 | 第二军医大学 | 基础医学 |
| 140 | 第四军医大学 | 临床医学(自定) |
四、甘肃省部分双一流大学成就及简介
学校创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是甘肃代高等教育开端之标志,开启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兰州大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发展壮大,迅速崛起。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在“开发大西北” “建立战略后方”的战略目标指引下,成为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一所大学,肩负起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与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历史重任。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战略和“211工程” “985工程”的历史机遇,以解放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全面提高办学水,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兰州大学,使学校的学科更加齐全,综合优势更加突出,迎来了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时期。2017年,成功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A类),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一流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发展进入了。
校园面积3545.298亩,建有2个校区,3所附属医院。学校现有本科生19775人,硕士研究生10,572人,博士研究生2,559人。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3,718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2,135人,专职管理人员836人,在站博士后142人,其中师资博士后45人。教授等正高职588人,副教授等副高职927人,临床医学教授101人,副教授252人。研究生导师1,69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578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117人。两院院士15人,特聘教授11人,“”领军人才10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青年项目人选6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教学名师3名,教育部“奖励计划”青年学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3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人才110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7人,甘肃省领军人才8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8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
兰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科鲜明,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5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联合实验室, 5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17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技术创新中心,4个甘肃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甘肃省科技创新服务台,8个甘肃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9个甘肃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3个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4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甘肃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1个甘肃高校精准扶贫智库,4个甘肃高校新型智库。
五、甘肃双一流大学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