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高考 > 正文

黑龙江595分理科可以上什么大学,理科595分能上哪些大学

2023-09-06 21:56:00 高考助手网

,黑龙江高考大战正在悄然开始,对于刚参加完高考的高考助手学子,他们也许激动无眠;对于每一个高考助手学生家庭,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在这里高考助手网送给每位高考考生的一句话,不管你考的怎么样,都要坦然面对和心平气和的接受。言归正传,黑龙江理科595分可以报考哪些大学呢?根据学生所在地,大学所在地,黑龙江理科595分能上也都有所不同。小编下表以为你整理出关于黑龙江理科595分的大学的对应分数及投档线,基本上就有把握能报那些学校。下面高考助手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关于黑龙江高考理科595分能上哪些大学,,黑龙江理科595分左右的大学名单 ,可供参考!

一、黑龙江高考理科595分左右的大学名单统计表

高校名称所在地录取批次录取最高分录取最低分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本一-599
深圳大学广东本一-598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本一-598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本一-598
吉林大学吉林本一-597
河海大学江苏本一-596
兰州大学甘肃本一-595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本一-595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本一-593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本一-593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本一-593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本一-593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本一-593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辽宁本一-592
江南大学江苏本一-592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本一-591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本一-59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本一-591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本一-591
山西医科大学山西本一-591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本一-589
西南大学重庆本一-588
中国药科大学江苏本一-588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本一-58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本一-585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本一-585
河北医科大学河北本一-585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本一-585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本一-584
大连海事大学辽宁本一-584
长安大学陕西本一-582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安徽本一-582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本一-582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本一-582
郑州大学河南本一-581
西北大学陕西本一-581
天津医科大学天津本一-581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本一-580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本一-580
福州大学福建本一-580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本一-580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本一-580
南方医科大学广东本一-579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本一-579
广东医科大学广东本一-579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本一-578
安徽大学安徽本一-57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本一-578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本一-57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本一-578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本一-57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本一-577
南昌大学江西本一-577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本一-576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本一-576
云南大学云南本一-575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本一-575
辽宁大学辽宁本一-575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江苏本一-574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本一-574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本一-574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本一-573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本一-573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山东本一-57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本一-572
宁波大学浙江本一-57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本一-572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本一-57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本一-570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本一-570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本一-569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本一-569
中国计量大学浙江本一-569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本一-569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本一-569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本一-569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本一-568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本一-568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本一-567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本一-567
上海电力学院上海本一-567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本一-566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本一-566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本一-565
华侨大学福建本一-565
海南大学海南本一-565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本一-565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本一-564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本一-564
北京物资学院北京本一-564
青岛大学山东本一-563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本一-563
武汉科技大学湖北本一-562
中国民航大学天津本一-56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本一-562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本一-561
广西大学广西本一-560
燕山大学河北本一-560
北方工业大学北京本一-560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本二-559
宁波诺丁汉大学浙江本一-558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本一-558
大连医科大学辽宁本一-558
青岛理工大学山东本一-558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本一-558
西安邮电大学陕西本一-558
扬州大学江苏本一-557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本一-557
西交利物浦大学江苏本一-556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本一-556
河北大学河北本一-555
贵州大学贵州本一-555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本一-555
大连交通大学辽宁本一-555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本一-555
河南大学河南本一-554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本一-554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本一-554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本一-554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本一-554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本一-55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本一-552
济南大学山东本一-552
海南医学院海南本一-552
湘潭大学湖南本一-551
大连民族大学辽宁本一-551
西南医科大学四川本一-551
山西大学山西本一-550
遵义医学院贵州本一-550
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本一-550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本一-549
南通大学江苏本一-549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本一-549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本一-549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本二-548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本一-548
沈阳药科大学辽宁本一-548
福建医科大学福建本一-548
广东财经大学广东本二-548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本一-547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本一-547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本一-547
南昌航空大学江西本一-547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本一-546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广东本一-546
江苏大学江苏本一-546
陕西科技大学陕西本一-546
苏州科技大学江苏本一-546
宁夏大学宁夏本一-545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本一-545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本二-545
中国医科大学辽宁本一-544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本一-544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本一-544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本一-543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本一-543
华东交通大学江西本一-543
武汉工程大学湖北本一-543
常州大学江苏本一-543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本一-543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本一-542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本一-542
温州肯恩大学浙江本一-541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本一-541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本一-541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本一-540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本一-540
浙江海洋大学浙江本一-540
中北大学山西本一-539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本一-539
南华大学湖南本一-539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本一-538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本一-537
上海电机学院上海本一-537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本一-536
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本一-536
青海大学青海本一-536
西安石油大学陕西本一-535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广东本一-535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本一-534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本一-534
沈阳建筑大学辽宁本一-534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本二-534
北京印刷学院北京本一-534
三峡大学湖北本一-533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本二-532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本一-532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本二-532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本一-530
西华大学四川本一-529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本一-528
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本一-527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本一-526
辽宁科技大学辽宁本一-522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本一-521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本二-520
江西理工大学江西本一-520
集美大学福建本二-520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本一-518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本一-518

二、黑龙江高考理科595分可以上的大学名单简介

1、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特区大学建设。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建校36年,深圳大学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学校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已经成为一所学科齐全、设施完善、师资优良、管理规范的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校制定了《深圳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纲要》,成立了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刘宇一艺术院,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一流的**特区大学文化。

2、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创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是甘肃近代高等教育开端之标志,开启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兰州大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发展壮大,迅速崛起。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在“开发大西北” “建立战略后方”的战略目标指引下,成为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一所大学,肩负起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与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历史重任。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战略和“211工程” “985工程”的历史机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全面提高办学水平,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兰州大学,使学校的学科更加齐全,综合优势更加突出,迎来了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时期。2017年,成功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A类),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一流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发展进入了******。

3、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北京化工大学经过60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目前,学校共设有15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331人,研究生7055人(其中博士953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3350人,学历留学生35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