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2025
2023-09-03 04:39:30 高考助手网一、全国开设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等级排名
| 序号 | 学校名称 | 评估结果 |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A+ |
| 2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A+ |
| 3 | 北京大学 | A |
| 4 | 清华大学 | A |
| 5 | 东南大学 | A |
| 6 | 北京邮电大学 | A- |
| 7 | 复旦大学 | A- |
| 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 9 | 南京大学 | A- |
| 10 | 浙江大学 | A- |
| 11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 1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 13 | 北京理工大学 | B+ |
| 14 | 天津大学 | B+ |
| 15 | 吉林大学 | B+ |
| 16 | 南京邮电大学 | B+ |
| 17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B+ |
| 18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 19 | 西北工业大学 | B+ |
| 20 | 国防科技大学 | B+ |
| 21 | 空军工程大学 | B+ |
| 22 | 北京工业大学 | B |
| 23 | 南开大学 | B |
| 24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B |
| 25 | 华东师范大学 | B |
| 26 | 南京理工大学 | B |
| 27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B |
| 28 | 厦门大学 | B |
| 29 | 武汉大学 | B |
| 30 | 中山大学 | B |
| 31 | 华南理工大学 | B |
| 32 | 北京交通大学 | B- |
| 33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 34 | 安徽大学 | B- |
| 35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 36 | 福州大学 | B- |
| 37 | 山东大学 | B- |
| 38 | 湖南大学 | B- |
| 39 | 重庆大学 | B- |
| 40 | 西南交通大学 | B- |
| 41 | 西安理工大学 | B- |
| 42 | 解放军理工大学 | B- |
| 43 | 中国传媒大学 | C+ |
| 44 | 河北工业大学 | C+ |
| 45 | 太原理工大学 | C+ |
| 46 | 长春理工大学 | C+ |
| 47 | 黑龙江大学 | C+ |
| 48 | 燕山大学 | C+ |
| 49 | 上海大学 | C+ |
| 50 | 中南大学 | C+ |
| 51 | 重庆邮电大学 | C+ |
| 52 | 兰州大学 | C+ |
| 53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C+ |
| 54 | 天津工业大学 | C |
| 55 | 天津理工大学 | C |
| 5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C |
| 57 | 湖北大学 | C |
| 58 | 长沙理工大学 | C |
| 59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C |
| 60 | 四川大学 | C |
| 61 | 贵州大学 | C |
| 62 | 西安邮电大学 | C |
| 63 |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 C |
| 64 | 北方工业大学 | C- |
| 65 | 河北大学 | C- |
| 66 | 华北电力大学 | C- |
| 67 | 中北大学 | C- |
| 68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C- |
| 69 | 苏州大学 | C- |
| 70 | 中国计量大学 | C- |
| 71 | 郑州大学 | C- |
| 72 | 武汉理工大学 | C- |
| 73 | 深圳大学 | C- |
| 74 | 西北大学 | C- |
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专业简介
21世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历史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支撑这个时代的诸如能源、交通、材料和信息等基础产业均将得到高度发展,以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多方面需求。信息时代科学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它们同属于教育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是本科教育中的一个具体专业,也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一级学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广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學習数学、基础物理、物理电子、光电子、微电子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的信息电子实验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各种电子材料、工艺、零件及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学科要求
该专业对物理科目要求较高。该专业适合对电子科学技术研究、學習、应用感兴趣的学生就读。
知识能力
1.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
3.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的实验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测试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4.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