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宁波大学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王牌+特色专业)
2023-11-08 13:47:07 高考助手网宁波大学最好的专业有重点扶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与思政教育;宁波市重点学科:药学、心理学;国家级:体育教育、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

一、宁波大学专业排名及最好的专业名单
| 序号 | 评级名称 | 数量 | 专业/学科名称 |
|---|---|---|---|
| 1 | 国家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综合改革专业、国家专业、浙江省十二五和十三五优势专业 | 1 | 法学 |
| 2 | 一流学科(A类) | 1 | 法学 |
| 3 | 浙江省重点学科 | 1 | 公共管理 |
| 4 | 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 1 | 行政管理 |
| 5 | 重点扶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 | 1 | 马克思主义与思政教育 |
| 6 | 重点学科A类 | 1 | 政治教育学科 |
| 7 | 重点建设学科 | 1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8 | 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 | 1 | 教育学 |
| 9 | 宁波市重点学科 | 2 | 药学、心理学 |
| 10 | 校重点学科 | 1 | 地理学 |
| 11 | 浙江省“十二五”一级重点学科 | 1 | 地理学 |
| 12 | 国家专业和浙江省优势专业 | 1 | 英语 |
| 13 | 宁波市重点专业 | 1 | 日语 |
| 14 | 宁波大学重点建设学科 | 1 | 设计学 |
| 15 | 浙江省一流建设专业 | 1 | 建筑学 |
| 16 | 宁波市优势专业 | 1 | 音乐学(师范) |
| 17 | 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 | 2 | 海冲击与安全工程、物理学 |
| 18 | “十二五”省高校重点学科、 | 1 | 数学 |
| 19 | 省“十三五”优势建设专业 | 1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20 | ESI排名全球前1% | 2 | 材料科学、化学 |
| 21 | 省重点一级学科、市重中之重学科 | 1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22 | 市重点学科 | 3 | 结构工程、土木工程、物理化学 |
| 23 | 全校首批浙江省重点学科 | 1 | 工程力学 |
| 24 | 浙江省一级重点学科 | 1 | 机械工程 |
| 25 | 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教育部专业、省优势专业、省重点专业 | 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26 | 省重点专业 | 1 | 工程力学 |
| 27 | 省优势专业 | 1 | 工业工程 |
| 28 | 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A类和"十二五"重中之重一级学科 | 1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 29 | 宁波市重点专业、省优势建设专业 | 1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 30 | 国家级专业、浙江省优势专业、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宁波市重点建设专业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31 | 校级重点专业,国家四星专业 | 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32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省一流专业、省重点专业、市重点专业、市品牌专业、校重点专业、校一流专业,入选省“十三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 | 1 | 土木工程 |
| 33 | 省重点学科 | 1 | 土木工程 |
| 34 | 省、市重点学科 | 2 |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
| 35 | 省一流、省重点、省优势、校重点专业 | 1 | 航海技术 |
| 36 | 市重点专业 | 1 | 轮机工程 |
| 37 | 国家一流、省、市、校重点建设专业 | 1 | 物流管理 |
| 38 | 宁波市服务型教育重点专业 | 1 | 航运与港口物流 |
| 39 | 国家建设专业点 | 1 | 水产 |
| 40 | 全球ESI前1% | 1 | 动植物 |
| 41 | 浙江省一流学科 | 1 | 食品科学工程 |
| 42 | 浙江省新兴专业和宁波市优势专业 | 1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 43 | 省新兴专业 | 1 | 海洋药学 |
| 数据来源于高考助手网,查询请登录:www.gaokaohelp.com | |||
| 序号 | 专业层次 | 数量 | 专业 |
|---|---|---|---|
| 1 | 国家级 | 5 | 体育教育、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2 | 省级(直辖市) | 6 | 法学、小学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 3 | 省重点、培育专业 | 5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土木工程、英语、航海技术 |
| 数据来源于高考助手网,查询请登录:www.gaokaohelp.com | |||
二、宁波大学院系及开设专业名单一览表
| 宁波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 ||
|---|---|---|
| 院系名单 | 专业名称 | 本专科 |
| 法学院 | 行政管理 | 本科 |
| 法学 | 本科 | |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本科 |
| 运动训练 | 本科 | |
| 教师教育学院 | 英语(师范小学师资) | 本科 |
| 学前教育(师范) | 本科 | |
| 小学教育(师范) | 本科 | |
| 应用心理学 | 本科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政治教育 | 本科 |
| 商学院 | 会计学(CPA Canada) | 本科 |
| 会计学 | 本科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全英文班) | 本科 | |
| 金融学(全英文班) | 本科 | |
| 工商管理 | 本科 | |
| 经济学 | 本科 | |
| 会计学(ACCA) | 本科 | |
| 金融学 | 本科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科 | |
| 工商管理(中加学分互认) | 本科 | |
| 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中欧旅游与文化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中法合作) | 本科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中法合作) | 本科 | |
| 旅游管理(中法合作) | 本科 |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本科 |
| 日语 | 本科 | |
| 德语 | 本科 | |
| 人文与传媒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 广告学 | 本科 | |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本科 | |
| 历史学 | 本科 | |
| 新闻学 | 本科 | |
| 音乐学院 | 音乐学(师范) | 本科 |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 物理学(基地班) | 本科 | |
| 科学教育(师范) | 本科 | |
| 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 | 工业设计 | 本科 |
| 建筑学 | 本科 | |
| 环境设计 | 本科 | |
| 视觉传达设计 | 本科 | |
| 美术学(师范) | 本科 | |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化学 | 本科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本科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
| 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 | 车辆工程 | 本科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
| 工程力学 | 本科 | |
| 工业工程 | 本科 | |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 | |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
| 通信工程 | 本科 | |
| 食品与药学学院 | 海洋药学 | 本科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
|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本科 |
| 环境工程 | 本科 | |
| 海运学院 | 轮机工程 | 本科 |
| 航海技术 | 本科 | |
| 物流管理 | 本科 |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本科 |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基地班) | 本科 |
| 金融工程 | 本科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本科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中美合作精算科学与风险管理) | 本科 | |
| 医学院 | 临床医学 | 本科 |
| 预防医学 | 本科 | |
| 数据来源于高考助手网,查询请登录:www.gaokaohelp.com | ||
三、宁波大学简介
宁波大学于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同志题写校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主政浙江期间曾指示:“希望宁波大学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为浙江建设创新型省份,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海内外“宁波帮”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建校之初,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开始办学历程;1992年列入全国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1995年通过原国家教委首批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合并组建新宁波大学;2000年被浙江省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2011年成为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2012年成为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2015年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经过几代宁大人的艰苦创业,学校已成为一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拥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设有25个学院、10个校级直属研究机构、3家直属附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