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斯洛伐克语专业大学排名全国最新排名 附就业前景方向
2023-10-22 15:23:38 高考助手网很多同学关注全国开设斯洛伐克语专业的大学最新排名数据,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额最新的2023年斯洛伐克语专业大学排名全国最新排名表,附加该专业的专业介绍和就业前景数据,希望大家选择该专业时有帮助。

一、斯洛伐克语专业大学排名全国最新排名
斯洛伐克语专业排名前10名的大学有:北京大学(排名第1)、北京外国语大学(排名第2)、上海外国语大学(排名第3)、黑龙江大学(排名第4)、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5)、南京大学(排名第6)、浙江大学(排名第7)、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排名第8)、清华大学(排名第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10)。
| 排名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排名等级 |
|---|---|---|---|
| 1 | 北京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A+ |
| 2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A+ |
| 3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A+ |
| 4 | 黑龙江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A |
| 5 | 上海交通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A |
| 6 | 南京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A |
| 7 | 浙江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A |
| 8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A |
| 9 | 清华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A- |
| 1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A- |
| 11 | 北京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A- |
| 12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A- |
| 13 | 复旦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A- |
| 14 | 华东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A- |
| 15 | 南京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A- |
| 16 | 山东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A- |
| 17 | 中国人民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18 | 北京语言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19 | 南开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20 | 延边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21 | 东北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22 | 同济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23 | 苏州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24 | 厦门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25 | 武汉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26 | 湖南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27 | 湖南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28 | 中山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29 | 四川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30 | 西南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31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32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33 | 北京科技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34 | 首都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35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斯洛伐克语 | B |
| 36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37 | 大连外国语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38 | 吉林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39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40 | 杭州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41 | 浙江工商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42 | 福建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43 | 中国海洋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44 | 河南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45 | 华中科技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46 | 华中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47 | 陕西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48 | 宁波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49 | 北京交通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5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51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52 | 上海海事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53 | 上海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54 | 浙江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55 | 山东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56 | 曲阜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57 | 郑州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58 | 暨南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59 | 华南理工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60 | 华南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61 | 广西民族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62 | 重庆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63 | 西安交通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64 | 西北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65 | 扬州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B- |
| 66 | 北京理工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67 | 中国政法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68 | 天津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69 | 山西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70 | 辽宁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71 | 上海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72 | 上海财经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73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74 | 中国矿业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75 | 安徽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76 | 江西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77 | 河南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78 | 湘潭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79 | 广西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80 | 广西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81 | 西南交通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82 | 四川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83 | 兰州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84 | 中国石油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85 | 北京林业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86 | 中国传媒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87 | 河北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88 | 辽宁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89 | 大连海事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90 | 上海理工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91 | 江苏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92 | 鲁东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93 | 中国地质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94 | 湖南科技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95 | 深圳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96 | 重庆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97 | 西北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98 | 青岛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99 | 国防科技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100 | 河北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101 | 华北电力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102 | 内蒙古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103 | 吉林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104 | 华东理工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105 | 南京理工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106 | 江苏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107 | 福州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108 | 南昌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109 | 湖北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110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111 | 西南政法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112 | 西南民族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113 | 云南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114 | 云南师范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 115 | 宁夏大学 | 斯洛伐克语 | C- |
二、斯洛伐克语专业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
斯洛伐克语专业就业方向斯洛伐克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留学培训机构从事斯洛伐克语教学等工作;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科研和管理工作;还可以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者是事业单位的录用考试。
斯洛伐克语专业就业前景年来,在“16+1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与斯洛伐克经贸合作得到加强。两国有着开展合作的良好条件:双边关系长期友好,经济发展战略契合度高,产业优势互补。斯洛伐克具有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政治意愿,两国经贸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双边和多边磋商机制增多,斯洛伐克保持中国在中东欧地区主要贸易伙伴之一的地位,中国对斯洛伐克的投资呈增长之势,开通了直达和过境斯洛伐克的中欧班列。在这样的发展前景下,社会对斯洛伐克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从总体上看,斯洛伐克语专业就业前景良好,适合语言天赋高的学生报考。
三、斯洛伐克语专业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
(3)具有扎实的相应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4)了解我国国情和相应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5)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
(6)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