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交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最新排名 附就业前景方向
2023-10-24 08:48:29 高考助手网很多同学关注全国开设外交学专业的大学最新排名数据,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额最新的2023年外交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最新排名表,附加该专业的专业介绍和就业前景数据,希望大家选择该专业时有帮助。

一、外交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最新排名
外交学专业排名前10名的大学有:北京大学(排名第1)、复旦大学(排名第2)、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3)、清华大学(排名第4)、南开大学(排名第5)、吉林大学(排名第6)、华中师范大学(排名第7)、中国政法大学(排名第8)、天津师范大学(排名第9)、华东师范大学(排名第10)。
| 排名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排名等级 |
|---|---|---|---|
| 1 | 北京大学 | 外交学 | A+ |
| 2 | 复旦大学 | 外交学 | A+ |
| 3 | 中国人民大学 | 外交学 | A+ |
| 4 | 清华大学 | 外交学 | A- |
| 5 | 南开大学 | 外交学 | A- |
| 6 | 吉林大学 | 外交学 | A- |
| 7 | 华中师范大学 | 外交学 | A- |
| 8 | 中国政法大学 | 外交学 | B+ |
| 9 | 天津师范大学 | 外交学 | B+ |
| 10 | 华东师范大学 | 外交学 | B+ |
| 11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外交学 | B+ |
| 12 | 南京大学 | 外交学 | B+ |
| 13 | 厦门大学 | 外交学 | B+ |
| 14 | 山东大学 | 外交学 | B+ |
| 15 | 云南大学 | 外交学 | B+ |
| 16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外交学 | B |
| 17 | 东北师范大学 | 外交学 | B |
| 18 | 华东政法大学 | 外交学 | B |
| 19 | 苏州大学 | 外交学 | B |
| 20 | 武汉大学 | 外交学 | B |
| 21 | 中山大学 | 外交学 | B |
| 22 | 暨南大学 | 外交学 | B |
| 23 | 北京师范大学 | 外交学 | B- |
| 24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外交学 | B- |
| 25 | 山西大学 | 外交学 | B- |
| 26 | 同济大学 | 外交学 | B- |
| 27 | 南京师范大学 | 外交学 | B- |
| 28 | 湖南师范大学 | 外交学 | B- |
| 29 | 华南师范大学 | 外交学 | B- |
| 30 | 四川大学 | 外交学 | B- |
| 31 | 西华师范大学 | 外交学 | B- |
| 32 | 首都师范大学 | 外交学 | C+ |
| 33 | 上海交通大学 | 外交学 | C+ |
| 34 | 上海师范大学 | 外交学 | C+ |
| 35 | 华侨大学 | 外交学 | C+ |
| 36 | 湘潭大学 | 外交学 | C+ |
| 37 | 深圳大学 | 外交学 | C+ |
| 38 | 西南政法大学 | 外交学 | C+ |
| 39 | 辽宁大学 | 外交学 | C |
| 40 | 黑龙江大学 | 外交学 | C |
| 41 | 浙江师范大学 | 外交学 | C |
| 42 | 中国海洋大学 | 外交学 | C |
| 43 | 郑州大学 | 外交学 | C |
| 44 | 河南师范大学 | 外交学 | C |
| 45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外交学 | C |
| 46 | 辽宁师范大学 | 外交学 | C- |
| 47 | 聊城大学 | 外交学 | C- |
| 48 | 广西民族大学 | 外交学 | C- |
| 49 | 贵州师范大学 | 外交学 | C- |
| 50 | 陕西师范大学 | 外交学 | C- |
| 51 | 延安大学 | 外交学 | C- |
| 52 | 新疆大学 | 外交学 | C- |
| 53 | 青岛大学 | 外交学 | C- |
二、外交学专业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
外交学专业就业方向就业方向:各级政府涉外事务部门、国际组织、国际媒体、跨国公司及其他从事公共外交与人文交流、政策分析、咨询与国际传播等方面的工作。
外交学专业就业前景当今时代特征已经向中国外交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需要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需要树立起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需要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利益交汇点,需要以积极姿态投入国际事务治理和国际新秩序的构建。在中国已经一步步从国际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央的今天,中国的外交舞台空前壮阔,外交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作用也空前凸显,中国外交已经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可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世界发展趋势为外交带来的壮阔天地正亟待外交人才大显身手。
三、外交学专业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2)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独立从事工作;
(3)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国际法、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等学科的知识;
(4)有较强的汉语基本功和写作能力,以及交际和谈判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调研能力,以及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初步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