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5-09-28 09:00:02 高考助手网一、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5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91760名;
2、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16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21121名;
3、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7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18412名;
4、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为271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24891名;
5、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269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30933名;
6、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24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12691名;
7、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27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89560名;
8、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2020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0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04295名;
9、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2019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5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09561名;
10、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3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15022名;
二、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选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广东 | 历史 | 历史+不限 | 专科 | 350 | 191760 |
2022 | 广东 | 物理 | 物理+不限 | 专科 | 378 | 318412 |
2、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选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广东 | 历史 | 历史+不限 | 专科 | 316 | 221121 |
2021 | 广东 | 物理 | 物理+不限 | 专科 | 271 | 324891 |
3、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选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0 | 广东 | 理科 | - | 专科 | 269 | 330933 |
2020 | 广东 | 文科 | - | 专科 | 308 | 204295 |
4、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选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19 | 广东 | 理科 | - | 专科 | 243 | 312691 |
2019 | 广东 | 文科 | - | 专科 | 352 | 209561 |
5、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选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18 | 广东 | 理科 | - | 专科 | 270 | 289560 |
2018 | 广东 | 文科 | - | 专科 | 330 | 215022 |
三、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建院校,创建于1965年,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全国唯一的以现代物流为主导专业的高等院校,现隶属于湖南省商务厅。学校现有教师近400人,在校学生规模8000多人。学校全方位对接物流产业打造现代物流大专业群,现设有物流管理学院、物流工程学院、物流信息学院、物流商学院、物流人文艺术学院和国际合作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7个二级学院,开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物流金融管理等29个专业。近五年来,学校在内涵建设上成绩斐然。学校立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团队1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首批优秀教材1本,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4本,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个,国家级教学标准3个,国家级技能标准1个,国家级课题6项,国家级人才培养培训基地3个,国家产教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劳模、名师或裁判近10人,教育部认定为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6个,教育部“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