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招生计划在江苏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5原创)
2024-05-07 18:36:06 高考助手网一、深圳大学在江苏招生计划专业代码和人数
1、深圳大学在江苏的广告学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2、深圳大学在江苏的工商管理((丽湖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3、深圳大学在江苏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4、深圳大学在江苏的土木工程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5、深圳大学在江苏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6、深圳大学在江苏的金融学((丽湖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二、深圳大学招生计划在江苏的招生和人数代码
1、2022深圳大学在江苏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四
| 专业名称 | 招生省份 | 年份/批次 | 专业招生代码 | 招生计划人数 | 选科要求 | 科目 |
|---|---|---|---|---|---|---|
| 广告学 | 江苏 | 2022 / 本科 | 01 | 1 | 历史+不限 | 历史 |
| 西班牙语 | 江苏 | 2022 / 本科 | 02 | 1 | 历史+不限 | 历史 |
| 汉语言文学 | 江苏 | 2022 / 本科 | 03 | 1 | 历史+不限 | 历史 |
| 英语 ((只招英语考生)) | 江苏 | 2022 / 本科 | 04 | 1 | 历史+不限 | 历史 |
| 法学 ((丽湖校区)) | 江苏 | 2022 / 本科 | 05 | 2 | 历史+不限 | 历史 |
| 工商管理 ((丽湖校区)) | 江苏 | 2022 / 本科 | 06 | 2 | 历史+不限 | 历史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丽湖校区)) | 江苏 | 2022 / 本科 | 07 | 2 | 历史+不限 | 历史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江苏 | 2022 / 本科 | 08 | 2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通信工程 | 江苏 | 2022 / 本科 | 09 | 2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自动化 | 江苏 | 2022 / 本科 | 10 | 2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江苏 | 2022 / 本科 | 11 | 3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江苏 | 2022 / 本科 | 12 | 1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土木工程 | 江苏 | 2022 / 本科 | 13 | 1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江苏 | 2022 / 本科 | 14 | 2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江苏 | 2022 / 本科 | 15 | 1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金融科技 | 江苏 | 2022 / 本科 | 16 | 1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建筑学 | 江苏 | 2022 / 本科 | 17 | 2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金融学 ((丽湖校区)) | 江苏 | 2022 / 本科 | 18 | 2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生物医学工程 ((丽湖校区)) | 江苏 | 2022 / 本科 | 19 | 1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口腔医学 ((丽湖校区)) | 江苏 | 2022 / 本科 | 20 | 2 | 物理+(化学或生物) | 物理 |
2、2021深圳大学在江苏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四
| 专业名称 | 招生省份 | 年份/批次 | 专业招生代码 | 招生计划人数 | 选科要求 | 科目 |
|---|---|---|---|---|---|---|
| 法学 ((在丽湖校区學習)) | 江苏 | 2021 / 本科 | 01 | 2 | 历史+不限 | 历史 |
| 工商管理 ((在丽湖校区學習)) | 江苏 | 2021 / 本科 | 02 | 2 | 历史+不限 | 历史 |
| 行政管理 ((在丽湖校区學習)) | 江苏 | 2021 / 本科 | 03 | 1 | 历史+不限 | 历史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在丽湖校区學習)) | 江苏 | 2021 / 本科 | 04 | 2 | 历史+不限 | 历史 |
| 会计学 ((在丽湖校区學習)) | 江苏 | 2021 / 本科 | 05 | 1 | 历史+不限 | 历史 |
| 汉语言文学 ((粤海校区)) | 江苏 | 2021 / 本科 | 06 | 1 | 历史+不限 | 历史 |
| 英语 ((只招英语考生)(粤海校区)) | 江苏 | 2021 / 本科 | 07 | 1 | 历史+不限 | 历史 |
| 西班牙语 ((只招英语或西班牙语考生)(粤海校区)) | 江苏 | 2021 / 本科 | 08 | 1 | 历史+不限 | 历史 |
| 网络与新媒体 | 江苏 | 2021 / 本科 | 09 | 1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江苏 | 2021 / 本科 | 10 | 2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通信工程 | 江苏 | 2021 / 本科 | 11 | 2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电子商务 ((丽湖校区)) | 江苏 | 2021 / 本科 | 12 | 1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自动化 | 江苏 | 2021 / 本科 | 13 | 2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江苏 | 2021 / 本科 | 14 | 4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金融学 ((丽湖校区)) | 江苏 | 2021 / 本科 | 15 | 2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金融科技 | 江苏 | 2021 / 本科 | 16 | 1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江苏 | 2021 / 本科 | 17 | 1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土木工程 | 江苏 | 2021 / 本科 | 18 | 1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江苏 | 2021 / 本科 | 19 | 1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江苏 | 2021 / 本科 | 20 | 1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生物医学工程 ((丽湖校区)) | 江苏 | 2021 / 本科 | 21 | 1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建筑学 | 江苏 | 2021 / 本科 | 22 | 1 | 物理+不限 | 物理 |
| 口腔医学 ((丽湖校区)) | 江苏 | 2021 / 本科 | 23 | 1 | 物理+(化学或生物) | 物理 |
3、2020深圳大学在江苏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四
| 专业名称 | 招生省份 | 年份/批次 | 专业招生代码 | 招生计划人数 | 选科要求 | 科目 |
|---|---|---|---|---|---|---|
| 网络与新媒体 | 江苏 | 2020 / 本一 | 09 | 1 | - | 理科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江苏 | 2020 / 本一 | 10 | 2 | - | 理科 |
| 通信工程 | 江苏 | 2020 / 本一 | 11 | 2 | - | 理科 |
| 电子商务 | 江苏 | 2020 / 本一 | 12 | 1 | - | 理科 |
| 自动化 | 江苏 | 2020 / 本一 | 13 | 2 | - | 理科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江苏 | 2020 / 本一 | 14 | 3 | - | 理科 |
| 风景园林 | 江苏 | 2020 / 本一 | 15 | 1 | - | 理科 |
| 金融学 | 江苏 | 2020 / 本一 | 16 | 2 | - | 理科 |
| 金融科技 | 江苏 | 2020 / 本一 | 17 | 1 | - | 理科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江苏 | 2020 / 本一 | 18 | 1 | - | 理科 |
| 土木工程 | 江苏 | 2020 / 本一 | 19 | 1 | - | 理科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江苏 | 2020 / 本一 | 20 | 1 | - | 理科 |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江苏 | 2020 / 本一 | 21 | 1 | - | 理科 |
| 生物医学工程 ((丽湖校区)) | 江苏 | 2020 / 本一 | 22 | 1 | - | 理科 |
| 口腔医学 ((丽湖校区)) | 江苏 | 2020 / 本一 | 23 | 1 | - | 理科 |
| 法学 | 江苏 | 2020 / 本一 | 01 | 2 | - | 文科 |
| 工商管理 | 江苏 | 2020 / 本一 | 02 | 2 | - | 文科 |
| 行政管理 | 江苏 | 2020 / 本一 | 03 | 1 | - | 文科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江苏 | 2020 / 本一 | 04 | 2 | - | 文科 |
| 会计学 | 江苏 | 2020 / 本一 | 05 | 1 | - | 文科 |
| 汉语言文学 | 江苏 | 2020 / 本一 | 06 | 1 | - | 文科 |
| 英语 ((只招英语考生)) | 江苏 | 2020 / 本一 | 07 | 1 | - | 文科 |
| 西班牙语 ((只招英语或西班牙语考生)) | 江苏 | 2020 / 本一 | 08 | 1 | - | 文科 |
三、深圳大学的最新学校简介
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学建设,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建校38年,深圳大学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培养了20多万各类创新创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