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女子学院在内蒙古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5-09-20 09:07:02 高考助手网一、中华女子学院在内蒙古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中华女子学院在内蒙古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47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3212名;
2、中华女子学院在内蒙古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3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4547名;
3、中华女子学院在内蒙古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26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69941名;
4、中华女子学院在内蒙古2022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5417名;
5、中华女子学院在内蒙古2022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49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8767名;
6、中华女子学院在内蒙古2021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658名;
7、中华女子学院在内蒙古2021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8439名;
8、中华女子学院在内蒙古2020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5605名;
9、中华女子学院在内蒙古2020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7521名;
10、中华女子学院在内蒙古2019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152名;
11、中华女子学院在内蒙古2019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1661名;
12、中华女子学院在内蒙古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7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427名;
13、中华女子学院在内蒙古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4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6599名;
14、中华女子学院在内蒙古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46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7835名;
二、中华女子学院在内蒙古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中华女子学院在内蒙古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19 | 内蒙古 | 理科 | 本二A | 447 | 33212 |
2019 | 内蒙古 | 文科 | 本一A | 560 | 3152 |
2019 | 内蒙古 | 文科 | 本二A | 488 | 11661 |
2、中华女子学院在内蒙古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18 | 内蒙古 | 理科 | 本二A | 433 | 34547 |
2018 | 内蒙古 | 理科 | 专科 | 268 | 69941 |
2018 | 内蒙古 | 文科 | 本一A | 537 | 3427 |
2018 | 内蒙古 | 文科 | 本二A | 504 | 6599 |
2018 | 内蒙古 | 文科 | 专科 | 346 | 27835 |
3、中华女子学院在内蒙古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内蒙古 | 文科 | 本一A | 480 | 5417 |
2022 | 内蒙古 | 文科 | 本二A | 449 | 8767 |
4、中华女子学院在内蒙古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内蒙古 | 文科 | 本一A | 532 | 3658 |
2021 | 内蒙古 | 文科 | 本二A | 480 | 8439 |
5、中华女子学院在内蒙古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0 | 内蒙古 | 文科 | 本一A | 532 | 5605 |
2020 | 内蒙古 | 文科 | 本二A | 515 | 7521 |
三、中华女子学院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中华女子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全国妇联所属、教育部批准备案的全国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本科女子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1949年由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革命前辈创办的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1995年,学校迁址并启用现校名。1996年,学校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2002年,学校由成人高校转制为普通高校。2019年,学校正式加挂“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牌子,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学校现有教职工477人、全日制在校生5248人[1]。设有社会工作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艺术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女性学系、金融系、外语系、计算机系、政治理论教学部、体育部等教学院系部。设有1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24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工学7个学科门类。学前教育、法学2个专业为北京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社会工作、学前教育、女性学3个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和女性学2个专业是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目前正在根据妇联改革要求对机构设置和学科专业进行调整、优化。学校坚持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