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山西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山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5-08-10 09:19:34 高考助手网

一、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山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成都中医药大学(B)在山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1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9901名;

2、成都中医药大学(B)在山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7863名;

3、成都中医药大学(B)在山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7186名;

4、成都中医药大学(B)在山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6640名;

5、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山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4652名;

6、成都中医药大学(B)在山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9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7516名;

7、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山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2822名;

8、成都中医药大学(B)在山西2022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7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625名;

9、成都中医药大学(B)在山西2021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9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209名;

10、成都中医药大学(B)在山西2020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314名;

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山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二、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山西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山西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山西 理科 本一B 531 19901
2022 山西 文科 本一B 547 2625

2、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山西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山西 理科 本一B 545 17863
2021 山西 文科 本一B 579 2209

3、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山西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0 山西 理科 本一B 572 17186
2020 山西 文科 本一B 560 3314

4、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山西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山西 理科 本一B 543 16640
2019 山西 理科 本二A 503 34652

5、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山西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8 山西 理科 本一B 549 17516
2018 山西 理科 本二A 513 32822
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山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成都中医药大学转专业的条件和要求规定说明
2025年福建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中医药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中医药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5年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中医药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成都中医药大学在云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成都中医药大学招生计划在黑龙江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5原创)
2025年宁夏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中医药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成都中医药大学招生计划在山东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5原创)
成都中医药大学在福建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5年重庆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中医药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三、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原名成都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65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0年成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学校占地面积约1800亩,拥有19个学院、38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5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700余人。学校是全国首批中医药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现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中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ESI全球前1%学科2个(药物学与毒物学、临床医学),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中药学、中医学),省部级重点学科44个。学校有国医大师3人,全国名中医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全国中医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