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浙江高考分数线 > 正文

马鞍山学院在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5-08-09 09:05:37 高考助手网

一、马鞍山学院在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马鞍山学院在浙江2022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29708名;

2、马鞍山学院在浙江2021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52480名;

3、马鞍山学院在浙江2020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名;

4、马鞍山学院在浙江2020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60025名;

5、马鞍山学院在浙江2020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名;

6、马鞍山学院在浙江2019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名;

7、马鞍山学院在浙江2019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18011名;

8、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在浙江2018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名;

9、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在浙江2018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17159名;

马鞍山学院在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二、马鞍山学院在浙江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马鞍山学院在浙江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浙江 综合 - 1段 532 129708

2、马鞍山学院在浙江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浙江 综合 - 1段 502 152480

3、马鞍山学院在浙江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0 浙江 综合 - 1段 - -
2020 浙江 综合 - 2段 495 160025
2020 浙江 综合 - 3段 - -

4、马鞍山学院在浙江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浙江 综合 - 1段 - -
2019 浙江 综合 - 2段 535 118011

5、马鞍山学院在浙江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8 浙江 综合 - 1段 - -
2018 浙江 综合 - 2段 528 117159
马鞍山学院在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马鞍山学院转专业的条件和要求规定说明
马鞍山学院招生计划在河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5原创)
马鞍山学院在河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马鞍山学院招生计划在山东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5原创)
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马鞍山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马鞍山学院在陕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马鞍山学院招生计划在陕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5原创)
2025年福建高考多少分能上马鞍山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马鞍山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马鞍山学院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s://jwc.masu.edu.cn/main.htm
马鞍山学院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5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三、马鞍山学院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一、学校概况马鞍山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上市公司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校园规划占地面积1016亩,学校已建成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纸质图书73.78万册。学校设置人工智能创新学院、大阪医工学院、腾讯云大数据学院、智造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基础部等10个院(部)。共有31个本科招生专业,学科涵盖工、经、管、文、艺等门类。面向安徽及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河南、山东、广东、陕西等省招生,现有在校学生10120人。学校共有教职工523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比超过78%,副高及以上职称约38.2%。学校不断改革创新,着力提升“以育人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德才兼蓄,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和“团结、勤奋、严谨、创新”的优良校风,教学管理严谨有序,校园文化充满活力。学校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国际化视野和工匠精神,服务于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牢固树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