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山西高考分数线 > 正文

2024年山西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北理工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3-09-04 00:34:22文/ 高考助手网

一、山西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北理工学院

1、2022年山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湖北理工学院(B)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4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0884名;

2、2021年山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湖北理工学院(B)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4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1410名;

3、2020年山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湖北理工学院(B)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6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83567名;

4、2022年山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湖北理工学院(B)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5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3787名;

5、2021年山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湖北理工学院(B)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9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7390名;

6、2020年山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湖北理工学院(B)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9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9017名;

2024年山西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北理工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湖北理工学院在山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湖北理工学院在山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山西 2022 理科 本二B 446 70884 省政府
山西 2022 文科 本二B 456 23787 省政府

2、2021年湖北理工学院在山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山西 2021 理科 本二B 444 71410 省政府
山西 2021 文科 本二B 492 17390 省政府

3、2020年湖北理工学院在山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山西 2020 理科 本二B 460 83567 省政府
山西 2020 文科 本二B 491 19017 省政府
2023年山西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北理工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湖北理工学院招生计划在浙江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湖北理工学院招生计划在河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湖北理工学院招生计划在湖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湖北理工学院在江苏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2023年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北理工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湖北理工学院招生计划在宁夏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2023年黑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北理工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3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北理工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湖北理工学院招生计划在广东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2023年湖北理工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王牌+特色专业)
湖北理工学院最低分数线录取是多少(2022年各省最低位次和分数线)

三、湖北理工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湖北理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地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摇篮的湖北省黄石市。学校占地14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6.5万平方米,背靠青龙山,环绕磁湖水,环境优美,景色如画,被誉为最美的校园。学校于1975年建校,1977年开办本科专业,经历了湖北省高等学校黄石高工班、武汉工学院(黄石分院)、黄石高等专科学校等办学阶段,2004年升本成立黄石理工学院,2010年全国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1年更名为湖北理工学院,2016年当选为湖北省高校应用型联盟首届轮值主席单位。在湖北省属高校中率先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部,有工、理、经、管、医、文、教、艺8个学科门类和62个本科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艺术学理论”、“药学”、“土木建筑工程”等5个楚天学者设岗学科。其中,“临床医学”学科在2021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环境工程”、“机械工程”、“艺术学理论”和“药学”4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为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9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本科专业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专业6个;省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4门;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4个。学校各类科技创新和教学实践平台为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成果产出,提供有力支撑。拥有国家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个、省级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1个、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4个、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省级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推广中心1个,与区域企业共建各类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0余个。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环境保护培训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6个、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2个、省级环境监测人才培训基地1个、省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省级高校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被评为“湖北省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学校馆藏图书116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19个(含电子图书223.95万种),学校现有固定资产总值12.5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2亿元,体育场馆设施齐全。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18480人,其中留学生244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02人,其中教授正高113人,副教授及副高361人,博士283人,硕士612人。教师中有湖北省“*”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8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4人;楚天学者7人;湖北省产业教授2人;黄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黄石市“东楚英才”3人;学校从国内外著名高校聘请了2名院士和30多名有影响的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常年聘有外籍专家和教师在校任教。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走在全省前列。近三年,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等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数量共753项,其中国家级158项、省级595项;学生承担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40余项,获得专利130余项、软件著作权近30项;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高于本省非“211”高校平均水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曾获“湖北省就业工作先进高校”,毕业生深受国有大中型企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青睐,许多校友已成为所在企业、单位的骨干和高管,荣获省级劳模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为行业翘楚;有不少校友创办的企业成功上市,成为行业领跑者。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斐然,培育和孵化大学生创业公司200余家,创新创业基地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湖北省政府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省教育厅首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省人社厅首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省级创业学院”、省科技厅“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省级3A众创空间”、省经信厅“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学校是国家级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协同育人,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先后与加拿大、美国、新西兰、爱尔兰、拉脱维亚、韩国等国家和地